近些年来,长动力表款的风潮仍一直是各家表厂的重要课题,并且随着品牌开始对发条进行更细腻的修改,如今这一项目已不再是中高价品牌的专属,各个价位带产品都有可能拥有的性能,甚至让整个业界对动力储存的标准规格逐渐由40小时左右上修到72小时,堪称是近年最具结构性意义的变化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看4款价格亲民又好用的实用型多日链腕表。

BELL&ROSS V.S. ORIS

1

BELL & ROSS

WW1 Edicion Limitada

罕见的长动力手动上链款

之前BELL& ROSS柏莱士的WW1系列推出了一款开芯的储能显示表款,这款除了表盘做了开面让摆轮露出之外,搭载的五日手动上链机芯也是它的卖点之一。这枚BR-Cal. 202以双发条盒达到5天的动力储存,为了让摆轮能够在表面露出,摆轮下方的基板做了镂空,除了摆轮表桥之外整枚机芯仅以一块3/4 夹板覆盖,也因为机芯特殊,表款难得地做了透明底盖,以BR来说相当罕见。

在表面上开心的摆轮位在9点钟,动力储存显示则是以扇形样式做在5点钟,过去BR的储能显示款多半将显示计作成圆盘样式,这可能也是为了呼应品牌仪表板的概念,像这样扇形的储能显示并不常见,这也让表款又添了一层特殊性。

显示刻度外圈的字样则是以西班牙文写就的,这里应该是用以点出表款的雪茄色和雪茄大国古巴之间的关联。

BR-Cal. 202手动上链 / 时、分、秒显示 / 18K玫瑰金 42mm / 动力储存显示 / 防水30米

ORIS

Calibre 111

风云机芯第二章

ORIS豪利时自制的110机芯称得上是当年的风云名机,延续这个话题性隔年他们又推出了加装日期显示的111,表款也从原本「纪念款」味道较浓的正装款式延伸到了Big Crown这等运动系列。

111和110的差别主要是多了日期显示,由于跟日期相关的机构都位在表盘侧,所以从透明底盖下几乎看不出什么分别。

110/111这一系机芯在近年这批长动力机芯当中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它是以单一发条盒达到10天的动力储存的,这不论是在同级甚或是更高阶的表厂里都是很极端的做法,这也让它在多日链机芯的单/多发条盒两派当中成了一个相当具代表性的例子。

Cal. 111手动上链 / 时、分、小秒、日期显示 / 18K玫瑰金 43mm / 非线性式动力储存显示 / 防水30米

MIDO V.S.TISSOT

2

MIDO

Multifort Caliber 80 Chronometer

长动力表款潮流的尖兵

Swatch Group早前推出的Powermatic 80是近年这波长动力表款潮流的重要推手,不只是在于他们将一枚最寻常不过的ETA 2824修改成动力储存高达80小时的强效机芯,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同集团的资源共享,在短短两年间就为这个型号累积了大量的产品,也因此使得长动力表款的声势一夕间水涨船高。

MIDO 美度算是除了最早采用Powermatic 80的天梭之外对这枚机芯着力最深的品牌,不但相关款式众多,功能上也自行提出了修改,像是星期显示就是原本天梭所没有的,对它的倚重可见一斑。

Powermatic 80原本就具备天文台精度的实力,而到了向来以C.O.S.C. 为号召的MIDO更是得其所哉,让品牌原本就极高C/P值从此再上一个巅峰。

Cal. 111手动上链 / 时、分、秒、日期、星期显示 / 玫瑰金PVD不锈钢 42mm / C.O.S.C.天文台认证 / 防水100米

TISSOT

Chemin des Tourelles Powermatic 80

Gent C.O.S.C.

通用名机的巨大潜力

TISSOT天梭是Swatch Group当中第一个导入Powermatic80的品牌,透过它我们首度见识到ETA 2824这枚大家熟悉的通用机芯还蕴含着什么样的可能性。

Powermatic 80对它的修改首先是将发条长度增加到1.9 倍,但厚度却减少了0.05mm,并且采用了更细的发条轴心,让同样尺寸的发条盒得以容纳更长的发条;另一方面机芯的擒纵调速部分也做了节流的动作,摆轮的震频也降低到21,600vph,一加一减之下让2824原本不到40小时的动力储存一口气翻倍提升到80小时,着实是了不起的大工程。

自从发表以来天梭持续在扩充相关的产品线,不过几乎都是三针基本款,事实上Powermatic 80削薄发条的动作有可能会减弱它的扭力,在加装多复杂的功能模组时可能就要考虑更多了。

Powermatic 80自动上链 / 时、分、秒、日期显示 / 不锈钢 42mm /C.O.S.C.天文台认证/ 防水50米

今天的最后插一则小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