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式现场从左至右夏可君博士(左二)、陈淑霞教授、刘庆和教授、张志坚教授、王易罡教授、顾黎明教授、武明中教授、索卡艺术创始人萧富元

2019年3月2号,“学院的力量”群展在北京索卡艺术启幕。展出王易罡教授、刘庆和教授、汤志义教授、张志坚教授、陈淑霞教授、武明中教授、范勃教授、顾黎明教授等八位个大院校的着名当代艺术家的新作。此次由索卡艺术创始人萧富元邀请,以“学院”之名的架上绘画展览在以798艺术区并不多见,萧富元在向雅昌艺术网介绍此次展览时谈到:”在索卡艺术的28年运营中始终以稳健的态度面对市场的变化。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们都是和索卡艺术有长期相互理解过程的,他们都有深厚的艺术积淀,也保持着不断创作的活力。“

展览开幕式现场

武明中教授(左)与友人在展览现场

夏可君博士(左)与顾黎明教授(中)在作品前合影

参展艺术家王易罡教授(右)与友人在现场合影

展览现场

从第一代留洋的艺术先辈开始,中国的艺术教育就在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当代与传统艺术的冲撞中被赋予就探索与创新的特质。在上个世纪的艺术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新生力量纷纷涌现,他们不断丰富和挑战着当下的艺术流派,逐步索出日益多元化的艺术格局。本次参展的8位艺术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历程的推进者--出生于60-70年代的他们目睹着中国文化交流迅速加快的历程,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创作中进行跨越历史、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对话。王易罡和张志坚用厚重的油彩媒介在画布上创造出立体肌理,通过有力的笔触和色彩探讨抽象语言的可能性;刘庆和与陈淑霞分别以油彩和水墨的方式将人及社会的不同状态置于传统和当代语境中进行反思;武明中和汤志义则各自从岩彩和漆画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媒介出发,用具象和抽象的方式对比时代的变迁;顾黎明和范勃挑战着人们对艺术语言的感知体验,分别将乐章旋律和盲文的触觉语言融入自己的视觉画面。“推陈出新”、“中西交融”、“思辨批判”,中国的当代艺术理念在不断自我审视的进程中薪火相传--这就是学院的力量。

展览现场

任何一种本土现代艺术语言都是西方现代艺术话语与本土话语融合后的再生——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融合后的再生。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成果首先反映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上,如果没有在“美术革命”中建立的新式学校来推动西画在中国的传播,很难设想当代艺术在中国究竟是什么模样。此次展出的8位艺术家正是处在这一特殊的位置,既在学院内延续现代美育的传播,又在探索本土语境下的当代艺术这一过程中不断突破。

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始终是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社会独立的洞察与体验之上。陈淑霞将平凡的事物创造为艺术形象,将其从人的欲望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让观者变成自由的审美主体,零距离地关注自身内心的生命体验;范勃将盲人的手工书写,一种绝对的触感之物,一种在触感之外毫无意义的对象,重新纳入到视觉系统中来,试图打破感官系统封闭性的尝试;顾黎明以其特有的敏感尺度将传统文化的审视和现实文化的观照揉渗于一起,衍化成作品的内在力量;刘庆和将水墨介入当代,用笔墨构成与当下生活的直接联系,描绘初生的“都市”景观,也将个人化的细微情绪通过水墨传达给观者;汤志义以古老的东方传统艺术媒介大漆为语言方式,进行当下表达,把漆的物理性、实用性、观赏性提升到精神层面;王易罡感觉到中国色彩美学的独到之处,于是在作品中有意识地限制了色彩的使用,把用色的方法规定在传统的用色习惯当中,让观者体验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视觉经验;武明中从最着名的玻璃系列抽身出来,转而架立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反应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以及对消费文化的思考;张志坚淡化作品的主题,相反强化语言的编码,积极地调动不同的视觉语言与修辞方式,使其在同一画面结构中形成视觉张力。

物质世界的改变需要时间和基础,艺术的改变只需要观念的革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下,学院的力量不仅仅落在教书育人,更要构成中国新美术教育的先驱力量,要培养真正有个人风格、能代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

陈淑霞《道白》 布面油画 102x182cm
2015

陈淑霞的作品题材大多源于日常场景,关注艺术家本人纯粹、自然、平和的内心世界。在作品《道白》的画面中央,三只俏皮的鸟儿并成一排秘密私语,趣味横生。远观此画,整张画面骤眼看如同发黄褪色的旧照片,诉说着童年记忆的美好片段;而其中大量的留白构图、虚实对比的笔触、工笔风格的鸟儿形象这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思索和探讨。

范勃《B2》 - 25 布面综合材料 200x200cm
2018

知觉是范勃作品中的主题。《B2》系列作品中,范勃收集了大量的盲文检讨书,他将这些检讨书放大并放大比例制作在画布上。盲文对于盲人而言,是一种记录和书写,但它归属于触觉系统。而范勃将盲人的手工书写,一种绝对的触感之物,一种在触感之外毫无意义的对象,重新纳入到视觉系统中来。从观看角度来说,正常人无法解读盲文,维生素B2药片组成了放大后的盲文凸点,所以盲人即使触摸作品表面也无法解读其属性,作品本身产生了无法观看与解读的双重困境;这是范勃试图打破感官系统封闭性的尝试。作品中并无任何直接图像,除盲文、色彩外,无其他任何可指称为符号的属性。但他创作了一个复杂的语义体系,带来对盲人这一群体主观感受的一种沉浸体验。

顾黎明 《乐章 1》 布面油画 146.5x98cm
 1998

顾黎明的乐章系列,是他本人早期探索性的一个阶段。在深邃的深色背景上,亮眼的白色和黄色跳跃而出,打破了空间结构和流动性。笔下的造型之所以无法用单一的观念去阐释,就是因为它已关注到造型因素的具象与抽象,思维与感官,实体与意味,以及形而下的借鉴和形而上的意象表现诸多观念的综合。尝试线与面的变化,探寻平面结构的运动,也打破了常规的空间节奏。

刘庆和 《动人》 纸本水墨 65x55cm
2018

刘庆和用水墨描绘着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而其中一些作品关注孩童。刘庆和生于都市,长于都市,成于都市,耳濡目染,均和都市有关,他目睹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而加剧的种种社会现象。此幅作品中,作者将目光投向乡村相比于城市环境中的儿童状态。冷色调的雪景和与暗色衣物与暖粉稚嫩的孩童面庞形成对比,体现着美好童真在残酷环境中的艰难与脆弱。“动人”的“动”一指人口的迁移、城市发展的动向,二指无助寒冷的孩童形象带来的心灵颤动——移动、情动、冰冻,此幅作品从多个角度引起观者思绪和情感上的双重共鸣。

王易罡《2019抽象作品e3》 布面油画 180x170cm 2019

王易罡一直能感觉到中国色彩美学的独到之处。中国画中的色彩观是一种直觉、感性、神秘的东西,远远高于西方的科学原理。本来艺术就不等于科学,在这点上中国的感性的色彩观就更接近艺术的本身。在看了“四僧”的作品后,艺术家对色彩有了一个更新的理解,于是一头扎进中国色彩的哲学中,把他们的魅力展示出来。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王易罡有意识地限制了色彩的使用,把用色的方法,规定在传统的用色习惯当中,让艺术家本人和观者都体验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视觉经验。强烈的笔触更是出格地出自王易罡的脚,这样强烈而自由的笔触成为了一种类似符号的存在,仿佛要冲破束缚和边界。

张志坚 《作品132号》 亚麻布油画 200x170cm
 2018

张志坚积极地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消解形象,解放语言,让自己的绘画回归到二维平面。此次展出的三幅作品,带有强烈冲击感的色块一层一层地间歇覆盖在不同的背景色之上。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一遍都不同,有的被完全覆盖,有的则能残留一些痕迹,仿佛“格式化”了过去。画面保留了视觉形象,但色块又试图去消解它们,使其变得破碎、分裂。作品中不断呈现出的“覆盖”、“格式化”的方式无关形式也无关抽象,仅是想回归到绘画最初的状态---让绘画仅仅是绘画。

汤志义 《时间的尘埃·四》 大漆、瓦灰、金属箔、麻布 150x360cm
2018

漆画艺术在中国已经经历七千年的演变,汤志义将这门充满历史沉淀的古老的艺术放入当代语境,重新探讨时间的概念。在两幅作品中,汤志义的抽象表现方式有别于传统西方绘画,呈现出中国文化中专属的“大象无形”理念。宽阔的横幅画面宛如时间的卷轴,层层漆色分别从横向与纵向流淌开来,厚重带有腐蚀般的肌理宛如历史长河中流下的点点痕迹;两幅作品凸显出的黑色即为大漆本色,正如中国人的性格一般素雅、寂静、内敛、沉稳,体现出作者多年行走在人生与艺术世界中的心灵沉淀。

武明中《欢迎牧溪的母子猴来访》 布面丙烯岩彩 145x145cm 2017-2018

武明中关注当下社会的各色社会现象,并并秉持着自己独特的批判性思考。在这一系列中,作者的目光从对消费主义社会中对物质和快的追逐慢慢转向对当代大众生存发展状态的深刻思考。在“欢迎牧溪猴子”系列中,艺术家向南宋禅僧画家牧溪致敬:禅僧牧溪艺术中关乎生命的解脱与转化、追求自然真实极简的哲学智慧令人震撼;武明中借机将牧溪画作中智者的化身--猴子“邀请”到当代语境之中--工业化生产的黄色会议椅上,与现代社会的人们展开一场温和、耐人寻味的对话,流露出作品者“继古开今”的艺术哲学。

武明中《切开看看一造访牧溪的六个柿子》 布面丙烯 120x150cm 2018

武明中关注当下社会的各色社会现象,并秉持着自己独特的批判性思考。在作品《切开看看一造访牧溪的六个柿子》中,艺术家向南宋禅僧画家牧溪致敬:禅僧牧溪艺术中关乎生命的解脱与转化、追求自然真实极简的哲学智慧令人赞叹;武明中巧妙引用牧溪的经典作品《六柿图》,并将其中一颗柿子“切开看看”,以具象、玩味的方式带领观者探究古人智慧果实的精髓。

“学院的力量”座谈会现场从左至右:陈淑霞教授、刘庆和教授、王易罡教授、夏可君博士、顾黎明教授、武明中教授、张志坚教授

展览开幕式结束后,由夏可君博士主持与六位教授进行“学院的力量”为主题的对谈。首先从艺术学院的教学的思路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语言形成与创作背后的思想方法展开讨论。艺术家们首先从学院在面临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新,如何不断的在反思中不断地推进艺术创作,不断的突破自我习惯的边界。教育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展开,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都在对技术、知识、思想、方法等等的吸收融合中不断形成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并从学院教育在面对市场时,艺术家的创作也面对如何保持独立精神和商业化冲击。雅昌艺术网现场直播了此次对话》》直播回放:夏可君博士对话"学院的力量"

附对谈嘉宾简介:

学术主持: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留学德国与法国,评论家与策展人。

艺术家:

王易罡

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

刘庆和

1961 出生于天津.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马德里康浦路狄安塞大学美术学院访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生所长,研究员。

汤志义

1971年出生于福建,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张志坚

生于1963年,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淑霞

1963年生于浙江温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明中

1963年生于中国河北省涿鹿县,199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范勃

1966年生于天津,着名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生班毕业,获硕士学位;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黎明

1963年生于山东潍坊,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研修班。200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