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世纪开始,东亚漆器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运往欧洲,后来又被英国和荷兰的贸易公司运往欧洲。这些漆器受到极大珍视,很快就成为贵族们青睐的奢侈品。为了迎合欧洲对漆器日益增长的品味,欧洲工匠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模仿亚洲漆器,如山达脂(北非金钟柏属树的树脂)或虫漆(源自印度一种树上昆虫分泌物的树脂)。来自荷兰、英格兰、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开发了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方案,首先是东亚模式的风格,后来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典型的欧洲题材。

荷兰

图1 首饰盒。威廉·基克,荷兰阿姆斯特丹。大约1620–2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图2 高脚柜。荷兰。大约170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图3 可调节桌面倾斜度的备用小桌。被认为是出自罗德维克·约翰内斯·努恩。大约1870年。荷兰鹿特丹。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1610年,第一批东亚漆器由创办于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OC)运抵荷兰。欧洲艺术品代理商和收藏家确保自己知悉载有贵重物品的荷兰船只从东亚返航抵岸的时间。那些漆器熠熠生辉的表面和异域风情的装饰对荷兰上层阶级极具吸引力。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不断进口漆器。“精品(漆器)极其难得,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即使在荷兰,有时售价也高得惊人。”(引自埃德梅-弗朗索瓦·热尔桑(Edme-Francois Gersaint)的拍卖目录《前言》,1747年)也正是由于远东漆器的日益流行,荷兰工匠们开发出了模仿远东昂贵漆器涂层和装饰工艺的方法。17世纪初期,威廉·基克(Willem Kick)(1579年-1647年)创立了“漆品公司”(“company van Lackwerken”)。他是第一位记录在案的北欧艺术家,曾试验多种东亚天然漆替代品。威廉·基克“以中国方式”制作了一些涂漆镀金珠宝盒。[1] 17世纪期间,高脚柜非常流行。在阿姆斯特丹或海牙的作坊里制作,高脚柜便是后来所有欧洲漆柜的原型。这些高脚柜的装饰主要来源于约翰·尼霍夫(Joan Nieuhof)(1618年-1672年)绘制的版画插图。约翰·尼霍夫是一位荷兰旅行家、艺术家。在1655年至1657年,他曾担任一个派往中国的通商使团的纪事官。该使团从广州抵达北京,历时两年。在那个时候,约翰·尼霍夫的版画首次为欧洲人展现中国图景,成为这方面的标准视觉来源。[2] 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饮茶习俗从远东普遍传到欧洲,不仅是橱柜,还有茶几也非常流行。一些荷兰作坊专门为马口铁茶壶以及烟盒上漆。正是来自阿姆斯特丹市的亨德里克·科克(Hendrik Cocq)(约生于1741年)致力于这项新工艺。亨德里克·科克于1771年出版了一部综合性手册,名为《最佳漆与清漆的制备、加工、应用和装饰艺术》,该书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结晶。新的创作在19世纪兴起。来自鹿特丹的罗德维克·约翰内斯·努恩(Lodewijk Johannes Nooyen)(1827-1901)因其制作的家具和托盘而闻名于世。这些家具和托盘上的蓝色风景漆画镶嵌着螺钿,展现出一幅幅皎洁月光照耀下的场景。[3]

英格兰

图4 穿衣镜。英格兰。大约1710年。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图5 咖啡壶。威尔士或英格兰。18世纪早期。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设立于1600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亚漆器运抵英格兰海岸。从17世纪70年代起,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厦门、舟山和广州先后设立了商馆。众多英国工匠被派往中国,中国工匠和商贾开始逐渐熟悉了西方的品味和家具。有时,未经装饰的家具作为压舱物被装载到开往东亚的商船上运出,最后在中国卸下进行涂漆装饰。此外,在中国购买的中国漆面折叠屏风和木板也被用作护墙板,或用于英国制造家具的饰面薄板。1660年以后,高脚柜被认为是赫赫有名的家具。精雕细琢、镀银或镀金的高脚按照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制作。木制橱柜模仿东亚漆器艺术。装饰大多是基于真正的东亚实例,或描绘植物花卉、写实具象、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等题材的雕刻品。这些题材已在各种书籍和手册之中出版,如乔治·帕克(George Parker)和约翰·斯托克(John Stalker)于1688年所着的享誉世界的《论日本涂漆与上清漆》一书。“制作清漆必须有美酒佳酿的精神,必须浓烈醇厚,否则清漆毁于一旦,也不会唇齿留香,从而你的设计受到阻碍,精神越强盛,清漆越上乘…。”(乔治·帕克和约翰·斯托克,《论日本涂漆与上清漆》,1688年牛津) 以出口为主制作的东亚漆器制品的进口与国内漆器产量的大幅增长并驾齐驱。格瑞特·詹森(Gerrit Jensen)(生于1680年-卒于1715年)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皇家家具师。紧随其后的是吉尔斯·格伦迪(Giles(贾尔斯) Grendey)(1693年-1780年),他在伦敦开了第一家家具工作坊,其家具套装主要采用红色欧洲漆以及富丽堂皇的金色主题。这种由红、黑、金三色组成的光彩夺目的装饰在安妮女王时期(1702年/07年–1714年在位)的宫廷里十分流行。[4] 18世纪最有名望的家具师是托马斯·奇彭代尔(Thomas Chippendale)(1718年-1779年)。他的着作《绅士与家具师指南》收录了160件家具,主要是中国风格的网格家具和漆面家具,在20世纪初仍很流行。1911年,玛丽女王(1867年-1953年)委托制作一间中式奇彭代尔房间,用于存放她收藏的大量中国玉器、瓷器和漆器。大约在1765年以后,家具上漆的流行日渐式微,但上漆和清漆工艺被成功地应用于一种新型金属器具。到这个时候,南威尔士的庞蒂浦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早期的金属加工中心,主要炼铁并生产马口铁。从18世纪晚期开始,这座城市以生产涂漆的金属器具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庞蒂浦器具”。这是一种商业化生产的铁皮,涂有锡层,最后上漆。完全以溶解在亚麻籽油中的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为原料,庞蒂浦漆器最后在300-320℃的高温下窑中烘干数周,有时甚至一月。茶壶、咖啡壶、水壶、餐具、箱子、茶叶罐甚至鼻烟壶都是用这种特殊的工艺制作的。[5] 尽管在较低的温度下,同样的方法也被成功地应用于混凝纸。混凝纸主要用于较小的人工制品,如鼻烟壶。1772年,亨利·克莱(Henry Clay)(约1750年-1812年)获得了一项专利,混凝纸可用于制作由内部金属支架加固的家具。 混凝纸桌子或椅子的腿是实木做的。 这种纸材料可塑性极强,可以打造出各种曲线优美的形状,不易开裂,非常适合反射薄光的黑色漆层。镶嵌的片片螺钿、色彩和仿金漆银片用于西方风格的装饰。“这些物品(家具)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用模压而不是浆状的纸制成的。当然,除了最华贵亮丽的造型、镶嵌和装饰艺术,这些物品还展示了高超精湛的涂漆和抛光艺术。”(《全民工业展览会:官方报告》,1851年伦敦)19世纪初期,涂漆混凝纸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产业。亨利·克莱工作坊的一位漆匠名为萨缪尔·雷文(Samuel Raven)(1775年-1847年),擅长制作绘有各种动物和狩猎场景的圆盒子。混凝纸漆器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世纪头30年。

德国

图6 高脚柜。马丁·施内尔,德国德累斯顿。大约1715年。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图7 鼻烟壶。斯托布瓦瑟工厂,位于德国布伦瑞克。大约1815年。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最早的一批东亚漆器大约在17世纪初期到达德国。东亚漆器便步入了所谓的“宫廷艺术藏品”(“Kunstkammern”)之列,即在皇家宫殿中备受青睐的艺术和好奇橱柜。拥有通往东方的直接贸易线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此期间是家具和较小漆器的主要进口国。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成为这种珍贵商品的主要供应商。如今,这些物品中只有一小部分仍然存在。17世纪末期,柏林崛起成为涂漆的主要中心,关键人物为来自比利时斯帕的杰拉德·达格利(Gérard Dagly)(1660年-1715年)和他的弟弟雅克(Jacques)(1665年-1729年)。杰拉德·达格利为自己的漆配方申请了专利,通过他的一系列发明,柏林很快成为欧洲漆的中心之一。他在科罗曼德尔漆面屏风上看到了“洒金工艺” 和白色底漆,并将其使用发扬光大,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1686年,杰拉德·达格利被任命为“室内艺术家”(“Kammerkünstler”),后来负责柏林皇家宫殿的内部装饰。他的工作坊一直活跃到1713年。正是在这个工作坊的鼎盛时期——1703年至1709年,年轻的艺术家马丁·施内尔(Martin Schnell)(约1675年-1740年)站在达格利的肩膀上,习得了漆工艺的技术和艺术精髓。1710年,马丁·施内尔搬到德累斯顿。在那里,身为萨克森选帝侯的强者奥古斯特国王(1694年-1733年在位)建立了萨克森首都。作为一个主要的文化中心,德累斯顿拥有奢华宏大的巴洛克式宫殿群和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的真正的东亚瓷器和漆器。马丁·施内尔获得了皇家侍从的头衔,而且还是梅森瓷器制造厂一名雇员,该制造厂由欧洲瓷器发明者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1682年-1719年)指导。在那里,马丁·施内尔专门制作深褐色和黑色的釉料,用于陶瓷制品以及模仿东亚风格、题材和镀金的装饰。后来,他参与了德累斯顿绿穹珍宝馆和日本宫殿的室内装饰,堪称一件可与东亚漆器艺术和西方仿制品相媲美的瓷器收藏品。马丁·施内尔还美化装潢了波兰华沙的维拉诺夫宫,这是一座带有中国风格装饰的巧夺天工的宫殿。 [6] 1763年,约翰·海因里希·斯托布瓦瑟(Johann Heinrich Stobwasser)(1740年-1829年)成功地制造出“一种相当好的清漆”,因而在布伦瑞克创办了一个漆作坊。用软木材或樱桃树制成的家具、用英国马口铁做成的托盘和茶叶罐,或用混凝纸做成的鼻烟壶,都很受欢迎。正是这种深色、天鹅绒般、高度抛光的琥珀色漆,使他作坊里的漆器作品与众不同,使他从同时代的卓越人物中脱颖而出。对历史建筑、地形景观、体裁场景的微缩画,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处理。[7] 1772年,约翰·海因里希·斯托布瓦瑟在柏林开设了一个分坊,主要生产大型御用四轮马车。历经近百年,在1856年,约翰·海因里希·斯托布瓦瑟漆停止生产。几十年后,寥寥数码艺术家和建筑师引领了这一漆传统的复兴。包豪斯学派艺术家奥斯卡尔·施莱默(Oskar Schlemmer)(1888年–1943年)通过艺术收藏家和一家漆厂老板库尔特·赫伯特(Kurt Herberts)(1901年 -1989年)与东亚漆器产生了联系。奥斯卡尔·施莱默对工业合成漆及其在艺术上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实验性研究。“让我们想一想。漆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它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漆光亮闪闪、流动不息,到头来却坚硬如石……让我们让它光亮闪闪、流动不息,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成为其本质所驱使的形式,正如通量定律强迫它去做的那样!如果我们介入以引导它的进程,就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奥斯卡尔·施莱默1940年写给库尔特·赫伯特的一封信)

比利时

图8 便携式写字台。比利时斯帕。大约1750年代。 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在16和17世纪,弗拉芒贵族用来自近东和印度,以及越来越多来自东亚的家具和艺术品装饰他们的宅邸,锦上添花。为了满足对东亚漆器日益增长的需求,弗拉芒艺术家们开始逐渐熟悉了虫漆的材料,他们错误地认为虫漆是用来制作真正的东亚漆器的。第一批涂上虫漆的物体是乐器。从17世纪中期开始,安特卫普发展成为以虫漆生产欧洲漆的领先中心,主要生产家具,如高脚柜、桌子和写字台。 这些早期“中国风格”的漆器留存至今的凤毛麟角,镶嵌着螺钿、大理石或黑檀木。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斯帕成为欧洲漆器的中心,位于今天比利时的南部,是一处着名的疗养胜地。从1680年开始,总的趋势是模仿东亚漆器制作小纪念品,如针线盒、甜食盒或鼻烟壶。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山毛榉主要用作内层芯板材料,这种木材可以在周围的森林中找到。木工、车工和漆工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先将原木浸渍,然后涂上五到六层漆,最后上清漆。有时,还会加入一些小型的浮雕结构,用白色铅和欧洲漆糊成,用金箔或金粉镀金。 [8]

图9 长方形盒、碗、圆盒。马塞尔·沃尔弗斯,比利时布鲁塞尔。1950年代中期。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在这段时间里,在羊皮纸或纸上画山水风光的笔墨画风靡一时。东亚题材仍然流行,但设计也开始反映西方传统。利用鹬羽毛,斯帕画家创作了非常精美的微型画,其中有自然风景或牧羊场景。这些画很快就被漆作坊复制,主要是在甜食盒和箱上。斯帕漆的生产在18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19世纪出现了一些重大的技术革新。 悬铃木或枫树木在富含矿物质的水中浸泡一年,形成了一种浅灰色抗木蛀虫的内层芯板材料。然后在这种木板上直接涂上欧洲漆,不需要用底漆。“同样着名的还有在斯帕制造的小巧精致的涂漆彩绘木器。”(《布罗克豪斯知识手册》,1886年)第一位试验东亚天然漆的比利时艺术家是马塞尔•沃尔弗斯(Marcel Wolfers)(1886年-1976年)。他主要研究了中国漆的工艺,并运用了东亚漆器中所使用的装饰手法,如镶嵌有螺钿的红黑漆。[9]

法国

图10 鼻烟壶。法国巴黎。马丁作坊。大约1744–50年。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图11甜食盒。法国巴黎。马丁作坊。大约1780–82年。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图12 鼻烟壶。法国巴黎。马丁作坊。1758年之后。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图13 薄板。让·杜南,法国巴黎。1935年。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

第一批亚洲漆器于16世纪到达法国。主要是源自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舶来品。17世纪,法国人不仅创立了一家“东印度公司”,还在广州设立了一个商馆,开始自己进口中国漆器。漆器最初出现在法国宫廷,后来扩展到贵族家庭。这些漆器表面熠熠生辉,装饰富于异域风情。对这些物品的迷恋,加之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法国画家、清漆师和镀金匠发展出一种模仿亚洲漆器工艺品的趋势。在这一尝试的伊始,最重要的人物是雅克•达格利(Jacques Dagly)(1665年-1728年),他制作的漆以其高质量和持久性而众所周知。“雅克•达格利非常理解中国的设计,结果出自他们手中的作品完全符合中国的品味,如出一辙。”(《巴黎历史新闻报》,杜布瓦·德·圣·格莱(Dubois de Saint-Gélais),1716年-1717年)在18世纪期间,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专门从事欧洲漆和上清漆。其中有马丁兄弟,他们起了带头作用。从1730年到1770年,他们经营了一家作坊。纪尧姆·马丁(Guillaume Martin)(1689年-1749年)是第一位被誉为“皇家漆匠”的漆艺术家。通过接连不断的实验,马丁兄弟完善了一种混合松节油的硬树脂漆,以与东亚天然漆竞争。这种合成物产生了一种轻而特别透明的漆,使一些特殊颜色的引入成为可能,如黄色、蓝色、绿色、白色或金色。因此,“马丁清漆”(“Vernis Martin”)后来成为法国光泽清漆的一个通用术语,具有最高的质量。[10] 一开始,马丁兄弟生产一些小物件,如成套的梳妆用具、盒子、镜子、箱子和所谓的“玲珑别致的小礼物”,如鼻烟壶、甜食盒和针线盒。芯材方面来说,他们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混凝纸:将精细切工的纸浸湿在浆糊中,然后压在模具上,制成所需的形状。 在烧窑中烘干后,这些物体非常轻,壁薄且坚固。最后,涂上多达40层的欧洲漆、进行平滑和抛光至出现完美的光泽,再附上贵重金属底座。[11] “无意之中,我们又多了一个马丁漆鼻烟壶,装饰着最美丽的彩金色花朵,镶嵌着各种牧羊人的乐器。(在巴黎逗留期间,莫扎特家族收到了一件“玲珑别致的漆器小礼物”。这是莫扎特父亲在1764年2月1日写的一封信中所描述的。)[12] 马丁兄弟开创了“法式”漆,这种漆主要是由所谓的“装饰艺术品商人”培育出来的,他们兼具古董商和室内装潢师的角色。正是这些人还想到了将原创的东亚漆面屏风切断,拆解箱子和橱柜,以制作贴饰有异国情调薄板的家具或房间墙壁。通过对价值昂贵的原创漆器小部件的再利用,他们能够满足顾客的品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随着进口了东亚的原始材料生漆,法国的漆器才真正的复兴了。1900年,日本工匠菅原精造(Seizô Sugawara)(1884年 -1937年)抵达巴黎参加世界博览会,展示了洒漆和镶嵌工艺。爱尔兰建筑师兼设计师艾琳·格雷(Eileen Gray)(1878年-1976年)和瑞士艺术家让·杜南(Jean Dunand)(1872年-1942年)都曾师从于菅原精造。他们是第一批在欧洲与真正的东亚漆打交道的西方人。[13] 20世纪上半叶,正是法国漆器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让-皮埃尔·博凯(Jean-Pierre Bousquet)(生于1934年)与紧随其后的皮埃尔·博博(Pierre Bobot)(1902年-1974年),开始了对东亚漆以及合成漆的实验。让-皮埃尔·博凯曾经被描述为一个“漆炼金术士”。1978年,他发起成立了“漆制造协会”,一群艺术家联合了起来。欧洲漆器艺术始于16世纪,有着悠久的传统。采用多种多样的材料生产和仿制东亚天然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实验和工作,为未来下一代留下了富有创造性的文化遗产。今天,欧洲的艺术家使用合成漆和天然东亚漆。工艺和装饰方面的国际交流促进了欧洲和东亚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作为最为精湛、高超的技艺之一,漆器艺术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着迷于天然漆的原物料及其合成替代品的无限可能。 对于花样繁多的各种工艺和装饰手法的不断精进发展和创造性的使用,带来丰富的艺术创新和无缝的创作流程。“每一种漆——无论其来自天然来源,即蔬菜、动物或矿物,亦或来自化学或合成来源——都有其本身的特性,值得加以发挥至良好的效果。”(让-皮埃尔·博凯,《当代漆与漆制造协会》,1985年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