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张伯伦《Luna Luna Luna(In Memory of Elaine Chamberlain)》,1970年

要说最近什么话题风头最盛,那一定非垃圾分类莫属。这个问题不但迷惑了上海人的眼球,就连赴沪游客听闻后也打算返程回家……然而当垃圾“不幸”落入艺术家之手,它们会遭遇怎样的“不测”呢?

垃圾版“屠狮大会”,哪位前来赐教?

#1.约翰·张伯伦

面对垃圾,江湖之上谁不是“先杀之而后快”?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首当其冲。回想当年,张伯伦就是靠树林中的一台台报废车辆功成名就的。

约翰·张伯伦《Softened by Snow》,混合材料,58×100×56cm,2007年

这些本该回归可回收垃圾箱的铁皮,在艺术家冷血地折叠和缠绕后直接走进了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开始了被观赏的一生。而面对垃圾的悲惨境遇,“凶手”张伯伦说到:“这些材料作为某种物质形态它是废弃的,但是它可以成为另外一种物质形态的生命源。”

约翰·张伯伦《Naughty(Netsuke)》,混合材料,50×52×21.3cm,1990年

#2. 阿尔曼

以垃圾为原物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似乎都对垃圾本人带有深深的“恨意”。约翰·张伯伦自不必说,阿尔曼(Arman)竟然也这样?作为法国当代艺术大师,也是少数在世时便被记入西方艺术史的名家,他对待垃圾可比容嬷嬷对待紫薇残忍多了。

阿尔曼《Êtres de neige》,混合材料,180×210cm,1987-1988年

在阿尔曼的艺术语言中,激烈的情绪是其创作时不可或缺的“调味料”,对原料的燃烧、切工、摔打更加是他充满个人意味的美学探索。而这些废旧颜料和二手防毒面具似乎也得益于这种“赶尽杀绝”式的创作,才无法与有害垃圾一家人团圆重聚。

阿尔曼《Home Sweet Home II》,混合材料,130×150×27cm,1960年 ©Arman Studio Archives

#3. 安东尼·葛姆雷

正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听说阿尔曼对垃圾最残忍?在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面前,不管是谁都会甘拜下风。

安东尼·葛姆雷《Waste Man(Prog no:42897)》画面静帧,2006年

2006年是个值得被所有人铭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夏末有足足30吨垃圾被无情地焚烧。其中包含床、餐桌、椅子、钢琴、马桶盖等无数种不知该如何分类的垃圾。

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在这个被称作《Waste Man》的艺术企划中,简单地烧已无法满足葛姆雷创作的欲火,他一定要将垃圾搭作25米高的巨人再烧,而且一烧就是32分钟……

安东尼·葛姆雷《Waste Man(Prog no:42897)》画面静帧,2006年

这场痛彻心扉的大型“火葬”已过去很多年,但视频中这位垃圾巨人的“伟岸”形象却在熊熊烈焰中永远留在了众人的脑海里。

垃圾版“上天有好生之德”

#1. Thomas Dambo

名家大师对待垃圾的残忍手段在一些艺术家看来实在不可借鉴,他们秉持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人生哲学放垃圾们一条生路。

Thomas Dambo《The Return of Hector El Protector》,混合材料,2014年

丹麦艺术家Thomas Dambo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目睹了垃圾们2006年的惨痛遭遇后决定不走葛姆雷的老路,反而对其施以“援手”。由此,这些四散的可回收垃圾——废弃木料经过拼接后便成了各地的“守护神 ”,静静地凝望着一方净土。

Thomas Dambo《Ben Chiller》,混合材料,2015年

#2. Micheal Reynolds

除了Thomas Dambo,美国艺术家、建筑师Micheal Reynolds同样将二者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凭借他具有的独创性巧思,数以千万计的垃圾变成别墅拔地而起,为荒原添置了几处人文景观。

Micheal Reynolds《The Phoenix Earthship》

这些充满现代主义气息的垃圾建筑被艺术家命名为“大地之舟”(Earthship),它们仅仅依靠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就能在荒野中持续“航行”。

Reynolds的这一善举不但从根本上化解了双方矛盾,每一艘大地之舟还兼有酒店的职能,为双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财富。

Micheal Reynolds《The Picuris Earthship》

#3. Vik Muniz

用光影记录当下的艺术家比比皆是,那你见过用硬质废纸这种可回收垃圾记录美景的吗?巴西艺术家Vik Muniz结合蒙太奇手法为垃圾的“人生”再添可能。

Vik Muniz《Stonehenge》,混合材料,101.6×142.56cm,2015年

通过剪裁、粘贴等相对轻柔的手段,Muniz将这些百无一用的废纸组合成一幅幅巨大的艺术作品。尽管手法还算人性化,可是这种耗时费工的创作似乎并未感动垃圾本圾,它们甚至在为粘着剂的刺鼻气味而怨声载道。

Vik Muniz《Eiffel Tower》,混合材料,101.6×151.63cm,2015年

而这时Muniz终于发话了:“你们最好给我安静一点,不然我就送你们去见张伯伦和阿尔曼……”

#4. Zayd Menk

人类有多少种需求,就会产出多少种垃圾。科技在改变世界的同时,废旧电子垃圾的国度也逐渐兴起。而且这些有害垃圾正试图一步步控制我们的水源和土地。

Zayd Menk《Manhattan》

面对这种紧张局势,津巴布韦的年轻艺术家Zayd Menk率先进谏,申请与对方求和。他运用废旧电子元件、电路板等材料创造出一组迷你版曼哈顿实景。不知道电子垃圾们看到此种略带隐喻意味的创作后,会不会放缓侵吞人类世界的步伐呢?

Zayd Menk《Manhattan》

#5. Kate Kato

无论人与垃圾间的矛盾有多尖锐,总有人怀揣着初春般的暖意以自己的方式做着些什么。英国艺术家Kate Kato就是这样的人。

Kate Kato《Seasonal Study》,混合材料,60×80cm,2018年

面对垃圾,她没有以极端暴力的方式加以对抗,反而以孩童般的天真视角将其看做自然界的生灵,并像圣母那样关爱垂怜每一张“误入歧途”的废纸。经过Kato的“度化”,它们变成了“鲜活的花草鱼虫”,而本就来自于自然的废纸(树木)或许此时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Kate Kato《The Orders of Insects》,混合材料,60×60cm,2018年

#6. Ruby Silvious

“普度”垃圾有时是力气活,像安东尼·葛姆雷那样,有时却是个需要耐心的技术活。365天每日坚持用茶包创作并获得国际认可,这种事可能只有菲律宾艺术家Ruby Silvious才做得到。

Ruby Silvious茶包系列作品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battle中,Silvious却选择与干垃圾合作。她将用后自带颜色的茶包洗净晾干,并根据当日心情绘制、拼凑出不同的生活点滴。如此一来,垃圾不用遭受苦难,艺术家还名声鹊起,真是一个双赢的圆满结局。

Ruby Silvious茶包系列作品

#7. Chris Jordan

接下来这位艺术家可以说是最具菩萨心肠的一位了,因为他既没有焚烧,也没有挤压,而是仅仅将垃圾摆放到了一起。远观这幅作品似乎感受不到什么异样,但当你拉近与它的距离时便会发现……

Chris Jordan《Venus》,混合材料,152.4×261.6cm;243.8×396.2cm,2011年

Chris Jordan《Venus》作品细节

整幅作品是由24万个塑料袋组合而成,而这个数字竟仅仅是全世界每10秒所消耗的塑料袋数量。你也许会被这个数字吓到,甚至还会产生怀疑,但真相恰恰就是如此。据《人民日报》报道,仅在2013年北京每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就有2.16万吨之多。

Chris Jordan《Gyre II》,废旧打火机,111.7×142.3cm;152.4×193cm,2011年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艺术家或转行当“凶手”,或出家做“菩萨”,每个人都竭尽一己之力试图转化矛盾。而平凡生活中的你面对垃圾有什么变废为宝的小妙招呢?

[编辑、文/赵子琛]

[监制/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