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久不见的巩俐出席红毯,在第72届戛纳电影节开幕,享受整整2分钟的“清场”待遇。

而后,便有媒体曝出:53岁巩俐,已与71岁法国电子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再婚!

让·米歇尔·雅尔,何许人也?

全球着名演奏家、作曲家,电子乐大师;前任们也个个来头不小,不是柏林影后就是威尼斯、戛纳影后。

而在这段“门当户对”的婚姻中,巩俐在国际影坛中的地位,自然也当仁不让。

——世界影史第二位、华语影坛唯一一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最高奖的演员;

——首位担任这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首位两度担任三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她的人生履历,亦如她的性格一般,“刚”,却不失柔情,“刚”得有风骨,“刚”得洒脱随性。

而这一切,似乎从她少时报考艺校的时候,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不平凡...

1

两届艺考被拒,为梦百折不挠

巩俐是山东济南人,出生在辽宁沈阳,爸爸曾在辽宁大学财经学院教书,巩俐妈妈则在一家国营工厂做财务工作。

作为家中第5个孩子,家里人从不娇惯她,大家平起平坐。父母说:你靠不了我们。

和姐姐内向的性格不同,巩俐从小就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模仿力特强,还会自己编儿歌,不管是上小学还是初中,都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

家里为了支持巩俐艺考,全家凑了十几块钱,为她添置了一台旧手风琴

渐渐长大的巩俐,容貌变得越来越清秀可人,而自小便偏爱表演的巩俐,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一番打算——考艺校,做演员!

为了进艺校,她这一考就是三年。

1983年,她孤身一人去北京上海参加考试,不幸连考两次艺术院校都失利。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放宽心,一边工作,一边复习文化课。

第三次艺考前,巩俐找到了她的表演启蒙尹老师,苦练普通话,纠正形体,学习即兴表演。

曾经的面试老师说过:“最开始上场并不怎么起眼,等她(巩俐)唱了一首歌,朗诵了一首诗,尤其是表演了一则小品后,在场的老师们都被震住了,没想到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那么强。”

1985年,巩俐再次报考中戏,专业课成绩十分突出,但文化课成绩还差11分,好在专业突出,才被得以破格入取。

巩俐(左一)

现在中戏的老师还经常调侃说:“巩俐是我们中戏抢过来的,当时山东艺术学院也想要她,压着她的档案不放,现在看来,我们抢巩俐是抢对了。”

进入中戏的巩俐并没有放松自己,反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将自己的艺术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学校,巩俐与史可、金莉莉、伍宇娟、陈炜并称为中戏“五朵金花”

无论是试镜,还是拍摄杂质照片,她清纯不流于板滞,妩媚不流于妖娆的气质,总都能在一票人当中脱颖而出。

而她的成名之路,还要得益于同样作为导演初出茅庐的——张艺谋。

2

是伯乐亦是爱人,她协他称王,他助她成皇

1987年,35岁的张艺谋转型导演,出道即巅峰,这部处女座《红高粱》也一跃成为第一部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

1987年,22岁的巩俐尚在学校念书,第一次出演电影女主角便喜大获成功,一战成名。

这是他们的初识之作,亦是他们的定情之作。

他们彼此激发,相互成就,横扫国内外影坛。

无论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充满着叛逆与反抗的颂莲。

还是《秋菊打官司》中,坚强刚毅、不善言辞却有主见的秋菊。

抑或是《活着》里,任劳任怨,勤劳、善良、贤惠的的家珍。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戏装,但都是清一色的倔强执拗,淳朴热辣,她就像那漫山的野草,用股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征服了观众。

在两人合作的8年时光中,是张艺谋的成就登峰造极的8年,也是巩俐演艺生涯中最璀璨的8年。

在张艺谋的引领下,巩俐包揽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大奖、荣膺两届金鸡奖、百花奖最佳女主角、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等多个海内外演技大奖。

随着一步步走向国际,巩俐也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明星。

然而,错误的时间,错位的地点,即使是两个相爱的人,注定不会在一起。

张艺谋后来为巩俐离婚,却并没有给她一个家庭,即使后来巩俐主动提出结婚的事宜,张艺谋还是拒绝了。

据说,曾经巩俐的二哥还为了两人结婚的事情,特地找了张艺谋谈。张艺谋表示:“没考虑”,并表示“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为什么非得看重这张纸呢?”至此,期盼两人共筑爱巢的巩俐,心凉了。

很多时候,分手都不是因为不爱,只是,不适合而已。

1995年两人合作《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杀青后,张艺谋与巩俐正式分手了。

没有了男女之情,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之间对电影惺惺相惜的高情厚谊,却永不磨灭。

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6年,两人分手十一年后,再次合作《满城尽带黄金甲》。

发布会上,张艺谋对巩俐说,自己曾在长城上发誓:“一定要让巩俐演一次女皇。”即使骄傲如巩俐,也情不自禁地当场落泪。

兜兜转转,他们是对方躲也躲不过去的命中注定,经历了羞涩、甜蜜、苦痛,才能终成一代大师。

3

疯狂打磨演技,奠定国际影坛地位

如果说张艺谋是她的伯乐,真正推巩俐推入巅峰的,当属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不疯魔不成活,这则六字真言,始终贯穿在这部片子中,逼着每个演员都奉献了最好的演技,包括巩俐。

巩俐饰演的菊仙,敏而不狡、勇而不躁、哀而不矫、烈而不戾。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翻阅了大量“文革”资料,她甚至去走访了一些妓女。

巩俐有恐高症,站在稍高一点的地方就会头昏目眩。

但剧中有场跳楼的戏,为了演好这场戏,她喝了两杯白酒,然后趁着酒劲,从四楼“砰”一声跳了下去。

甚至在拍摄期间,她姐姐因为乳腺癌去世,她请了一天假去见姐姐最后一面。

回来后,第一个拍摄的场景就是菊仙和段小楼新婚。镜头前的她满脸喜悦,夜里回到酒店后,却偷偷哭得一塌糊涂。

这部电影不仅成就了巩俐、张国荣这样一批演员,它的重要性,在国际地位上也首屈一指。

它获得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及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甚至成功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从此以后,巩俐的事业就像开了挂一样,好导演、好作品纷至沓来。

而作为对电影艺术有独特追求的人来说,巩俐对这些机会也不会一概全收,她会挑选自己喜欢、并具有挑战意义的角色。

拍《艺伎回忆录》时,为了理解日本文化,她花了一个半月体验生活。在5个月的拍摄期间,她每天练习扔扇子几千下,在电影中的扇子舞表演达到了专业水平;

拍《归来》,为了演好一个失忆老人,巩俐到老人院,和失忆症病人一起相处了两个月,用心感受他们的状态和生活;

拍《白骨精》时,看了中内外不少吸血鬼妖精的书,自创无呼吸表演。她说,“观众看不到白骨精的呼吸,因为妖精不需要这些”。

多年在巩俐不变的信念里,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年只接一到两部电影。没有喜欢的剧本,不接 ;没有创作欲望的时候,不接;感到疲乏的时候,也不接。

对此,她的解释是——“人在没有创作力的时候,是演不好的。一个演员,如果马不停蹄地一部接一部拍戏,就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就会失去敏感和锐利。”

对工作,她认真描画每一个角色,尽力做到极致,对生活,她也过得“兢兢业业”,在娱乐圈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她,反而明白沉淀才能出好作品。

4

浮沉半生,却活得比谁都通透

作为一名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皇坛”的人,巩俐一向以惊人的气场,诠释着自己独有的魅力。

然而,这个在娱乐圈带了大半辈子的人,却活得比谁都通透。

曾经,巩俐随丈夫黄和祥加入新加坡国籍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引来一片骂声,她却未置一词,认为没有必要向公众解释原因。

去年金马奖颁奖典礼,有人说了不利于国家统一的不当言辞,巩俐当场“摆臭脸,拒颁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私下里,巩俐也是少有的将生活和工作分开得明明白白的人。

她在自己的私人时间中恣意洒脱,没有前呼后拥的保镖,亦没有刻意的装扮,完完全全一副普通人的行头,“什么大排档、餐厅,想去哪就去哪”,常常被拍到和现任老公悠闲地漫步在巴黎街头。

然而,一旦有了工作,摇身一变的她,却又能立刻转变形象,强大的女王气场自然流露,舍我其谁。

从年轻时的青涩、清纯,到日渐成熟、丰富,再到自成一体的大气磅礴。

巩俐的个人风格在一系列电影作品中打磨形成,在各种人物角色中修炼成型,在自身情感的历练中痛苦蝶变。

然而,如此优雅而美丽的她,却是对美貌最不看重的。

曾经,杨澜采访她问道:“'干得好'和'嫁得好'哪个更重要?”

她回答:“我不觉得女孩子有了美貌之后就可以拥有一切。一定要在社会上有你的价值。如果没有工作能力的话,很快就会枯萎,所以我觉得美貌不是你的一切。”

对于婚姻,她亦不复之前焦躁的状态“我不觉得一个男人缺了女人不能活,我也不觉得一个女人缺了男人不能活。”

对她而言,婚姻已经不是一份生活或心理上的保障,相比这些自己能够得到的物质层面上的东西,感情才显得更加重要。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明白自己要什么,按着自己的内心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而如今53岁的巩俐,依旧能够做到不被婚姻所绑,不为名利所累,无论是对工作、对生活还是对感情,她都不疾不徐,享受当下,迎接下一个挑战~

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有底气,有能力,有魄力,这样的女人,无论何时,都能过得很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