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办事处,给你点儿新鲜时髦,不做广告,只提供购物经。”

还记得那个啃着面包,痴痴的望着橱窗里珠宝的背影吗?

赫本成就了《蒂凡尼的早餐》,

成就了小黑裙,也成就了Tiffany & Co.的珍珠项链。

小黑裙与珍珠项链至今都是优雅与经典的象征。

“珠宝沉默不语,却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女人的心。”

无论时尚怎样更替,珠宝永远是女人的渴望。女人与珠宝之间好像有着一种无法道明的联系。本精今天就来给姑娘们讲讲这3个女性珠宝设计师,她们用与珠宝之间独特的对话惊艳了一个时代,她们不仅仅是珠宝设计师,更是时代icon。

Loulou de la Falaise

YSL永远的谬斯,一部波西米亚狂想曲

讲到珠宝设计师,不得不提的是这个永远不会被时代遗忘的时尚icon,Loulou de la Falaise。Loulou的父亲是法国文学家、翻译家Alain de la Falaise,母亲Maxime de la Falaise是巴黎30年代最著名的女设计师Elsa Schiaparelli的御用模特。出生时母亲就用香水为之受洗,好像已经预示了Loulou一生都将与时尚为伍。

Loulou de la Falaise开始为人所知是她的模特身份。上世纪60年代,Loulou跟随母亲来到纽约,她开始当过面料设计师,做过时尚编辑,在美国版《Vogue》中做过模特。在工作中结识Yves Saint Laurent后,Loulou移居巴黎开始为Yves Saint Laurent工作。

Loulou de la Falaise和Yves Saint Laurent在工作室为模特试装。

充满戏剧性及想象力的气质、异国风情的色彩,Loulou 成为Yves Saint Laurent30年职业生涯中永恒的灵感谬斯和亲密好友。

有人曾说:在Yves Saint Laurent的品牌发展史中,有两个女人不可被遗忘,一个是Betty Catroux,而另一个则是Loulou de la Falaise。

左:Betty Catroux 中间:Yves Saint Laurent 右:Loulou de la Falaise

一个好的模特可以带给设计师无尽的灵感,而YSL经典的吸烟装就是以Loulou为灵感源。

“她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感动人心的力量,有十分轻巧的触觉,和对时尚无懈可击的敏锐度。”在Yves Saint Laurent 的极力邀请下,1972年Loulou开始为Yves Saint Laurent品牌设计配饰,从此开始由一名模特蜕变成一名独立的设计师。

Loulou de la Falaise的设计天马行空,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Loulou别出心裁的用人造宝石代替名贵的高级珠宝,并且拒绝极简主义的抽象风格,坚持用自己色彩缤纷的混搭主义,呈现出一种异域风情感的贵族气息,推出的多个系列都广受好评。

除了为Yves Saint Laurent设计出精彩的配饰系列,在Yves Saint Laurent宣布退休后,Loulou还与著名美国设计师Oscar de la Renta合作,并曾为法国买手店鼻祖L'Eclaireur和Jardin Majorelle店铺设计过特别系列珠宝,并成立了Loulou de la Falaise同名珠宝品牌。

珠宝对于Loulou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配”饰,而是与她浑然一体的个人风格。无论何时珠宝在Loulou身上都能和她的气质融合在一起,丰富、热情、充满想象力却并不过分奢华,只是恰到好处的美。

一件斜纹软呢夹克,搭配自己设计的珊瑚串珠流苏项链与夸张的手镯平衡,从老照片透露出的是洒脱的迷人魅力。

Loulou曾经对采访她的记者说:“噢!你完了!你竟然穿一身黑,我不喜欢黑色。”虽然只是Loulou的玩笑话,但是她确实是一个带着色彩的女人,即使穿黑色的她,也会有她的方式让人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夸张的项链、耳环,满胳膊的手环,却并没有显得过犹不及或者过度奢华,反而有一种强烈的自然不羁,就如同一首潇洒的波希米亚狂想曲。

一身黑色高领毛衣的Loulou佩戴着四股玉混搭着东陵项链,金丝玉耳环,加上一个手镯。自如的躺在自家的沙发上,简单中透露着自骨里的浪漫。

Tina Chow

竹编和“石头”下绝代风华的灵魂

“数年前在半岛大堂见到周天娜,惊艳到下巴要跌下来,灵魂好不容易归窍,拍拍胸口说‘幸亏咱们有林青霞’。”亦舒曾在一篇杂文中这样描述Tina Chow,并且以她为原型创作了小说《圆舞》,可见这个女人的风华和绝貌。

Tina Chow的父亲是驻日美军,母亲是日本影星。日美混血的Tina与林青霞明媚的美不同,她的美有一种日式的朦胧感。十几岁的Tina黑发红唇一出现在巴黎就引起轰动。Giorgio Armani曾经评价她的美:“天娜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感,她并不需要设计师为她设计什么,相反我们从她那里获得了许多的灵感。”

纤细、俊秀、艳丽、硬朗却妩媚,西方的热情大气和东方的神秘淡泊交织,Tina 的优雅迷人注定让她在时尚圈获得更多的关注。

就算只是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也掩盖不住的那种美,让老佛爷、三宅一生都视她为时尚谬斯,更是让塞西尔· 比顿、赫尔穆特· 纽顿、大卫· 桑德纳、亚瑟·艾格特等时尚摄影大师争先恐后地为她记录每个瞬间。

1978年,结婚后的Tina离开了模特行业,与丈夫在纽约开了一家“周氏餐馆”。“周氏餐馆”里进进出出的都是明星名流、富商贵人。上“周氏餐馆”吃饭竟然都成为当时的一大风尚,也就在这个时期Tina迷上了珠宝设计。

沉迷在设计工作中的Tina。

Tina对她的配饰设计理念有自己独有的理解,认为不同的金属和玉石戴在身上,会激发体现出人不同的内在气质。她对寻找这种“配饰与人的关系”十分着迷,并且经常尝试各种不同的宝石以及一些很少有人会使用的天然材料,创造出一种内敛的具有东方韵味的珠宝设计风格。

受爱收藏茶道器皿的父亲影响,Tina十分喜爱日本风格的小器皿。在一次接触制作茶道器皿大师时,看见大师手中的竹片灵活翻飞,花样多变。让Tina想到将它放进自己的珠宝设计中。没有精细裁切的宝石,用竹片包裹镶嵌,结果竟然让她十分惊喜。这也就Tina最著名的竹编系列珠宝。

竹编系列最有名的Kyoto Bracelet手镯,简约别致。

Tina的设计褪去了珠宝打磨后的光彩华贵,留下的是珠宝天然的状态,石头。原始的、东方的、古朴的,就像她自己想探究的那样,体现的是最内在的气质。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这种风格致吸引了相当的小众人群,所以每个款式的产量都十分有限。

Tina本身就是自己设计的最合适的演绎者。

没有刻意的打磨,保留了水晶天然的质感;没有过多的雕刻,粗旷的大水晶手镯。没有水晶以往给人透明的印象,而是半浑浊的状态,却没有粗糙的感觉,而是与Tina的气质浑然一体,赋予一种隐忍与神秘的质感。

Shourouk Rhaiem

用彩色珠子串成的时代icon

设计师Shourouk Rhaiem是出生在巴黎的突尼斯裔人,她并没有Loulou和Tina那样的传奇色彩,真的仅仅是一名设计师,但却是如今时尚圈不得不提的珠宝风格icon。

不是一线品牌,没有名贵宝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穿搭,说白了一点也不实用。可是Shourouk的设计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你看到她设计的那些彩色的珠子就满心喜欢。先放上一张图让姑娘们感受一下!

毕业于巴黎设计学院后,Shourouk先后在Chloé、Roberto Cavalli、Joho Galliano等品牌工作。正式接触珠宝设计还是在2007年Joho Galliano的秋冬秀场上,Joho Galliano亲自选定Shourouk设计的项链。

Shourouk设计的配饰用在Joho Galliano诡异强烈的服装上,丝毫没被压住,色彩饱和、异域民族风情的设计与整个系列服装相呼应,凸显了Joho Galliano设计的极度浪漫。

Shourouk在同年推出了同名个人珠宝品牌,紧接着又受到Jean Paul Gaultier品牌的青睐。成为Jean Paul Gaultier2009年高定秀场的合作对象。

这次没有彩色的珠子,整个设计也简单了许多,但是每个珠子的设计都恰到好处,为Jean Paul Gaultier朋克反叛的品牌设计添增一分异域风情。

2010年Shourouk更是得到“引领当季5大趋势的设计师”这一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更是受到Lady Gaga、Blake Lively、Jennifer Lopez、Beth Ditto等一众大牌明星的追捧。

喜欢被美丽的东西围绕,Shourouk从小就喜欢收集书籍、老照片、古着配饰。有着突尼斯血统却在巴黎成长的Shourouk骨子里就有着对多元化民族元素的热爱。

Shourouk的家就如同她说的,被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包围着,绚烂的色彩,在这样的家里,应该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愉悦吧。

儿时就对奶奶的串珠首饰情有独钟,对Shourouk而言珠宝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她的生活。就连家里的水瓶也会精心的包装一下。

热爱旅行的Shourouk,热衷于在旅途中与那些美好的物件相遇的感觉。

说到Shourouk的风格,缤纷的色彩,充满分量感,奢华又不失个性,一股子华贵的宫廷风扑面。

Shourouk还曾调侃自己的设计:“All about vanity”。但特别的是Shourouk并不是都采用名贵的珠宝,她的设计中甚至还会穿插各种pvc材料和布料绳索,这样随意的混搭却能够串出一个个梦幻到人拍手叫绝的设计。

无论是泰国的玻璃瓶、复古方巾、还是带有浓浓印度文化的手镯,一切打动她的、看起来令人愉悦的元素都能成为她的灵感来源,而Shourouk本生就是这种独特风格的最佳代言人。

例如,Shourouk亲自演绎的这组以墨西哥画家Frida Kahlo的花冠头饰为灵感的系列,本精认为不会有比她自己更合适的模特了。

与其说设计珠宝,倒不如说这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与珠宝之间的对话。这三个珠宝设计师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甚至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但是她们的设计都是来源于“本我”,珠宝更像是对她们自身态度、情怀、生活的表达。

不为潮流所影响,坚持自己内心真正追寻的风格,讲述自己真正的情感。所以她们的设计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也是为时代所铭记的真正的珠宝风格icon。

xoxo,爱你们哦,下回见。

一个混迹于各大时尚网站,

给你推荐最棒单品的时髦儿精,